加拿大华人的心理健康病耻感

加拿大华人的心理健康病耻感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什么是病耻感?

病耻感,是英文单词“stigma“的中文翻译。心理健康病耻感指的是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抱有歧视或偏见,认为有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羞耻或丢人的事情。成语” 讳疾忌医“描述的也是相似的心理。

加拿大华人对心理健康资源的利用

在加拿大,第一代华人移民和第二代华裔加拿大人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几率均低于加拿大白人。其中一些原因包括第一代移民的语言障碍,许多人不会说流利的英语,或者至少不能用英语描述他们的内心活动。此外,有些人倾向于将心理问题描述为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一辈移民。此外,由于缺乏熟悉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要找到能够理解华人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比较困难;许多华人移民或第二代华裔都觉得和华人/华裔“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更加舒服。

加拿大华人心理健康病耻感的原因

对致残的恐惧

许多人不自觉地将任何心理健康问题与严重残疾联系到了一起。

传统文化观念

有心理健康问题意味着懦弱和没有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家丑不可外扬,与家庭以外的人讨论家庭内部的事情是让家人丢脸。

过分追求学业成绩和工作成就,无论付出多么大的身心健康代价,也要成为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人士(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企业家等)。

喜怒不形于色,当有情绪时,一定要隐藏好,避免被视为“情绪化”或总爱抱怨,因为那是不成熟的表现。

老一辈人吃了很多苦,而年轻人吃一点点苦就怨声载道,实在是太脆弱了。

没有“心理健康”这回事;心理问题只不过是意志力薄弱或者为懒惰找借口。心理问题不会影响老年人。

年轻人应该懂得感恩上一辈为TA们做出的牺牲;因此,TA们不应该再抱怨了。

目睹家人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和创伤等心理问题,却因为这是家庭秘密而保持沉默。

模范少数族裔的偏见

这种偏见认为所有加拿大华人(无论是第一代移民还是第二代华裔)都聪明、富有、勤奋、听话、守规矩并且从不需要任何帮助。这种偏见给华人群体带来了不切实际的压力。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意识

这种缺乏会导致华人群体忽视、拒绝和否认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导致人们不能及时地获得帮助。

如何减少心理健康病耻感?

了解其他人所经历的心理健康问题,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类体验(例如搜索”名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与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接触,增加直观感受和正面的体会,例如在心理健康组织(如康福心理健康协会)做志愿者。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如阅读自助类书籍(如《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点击这里,与 罗厚员 博士,安大略省注册咨询及临床心理学家进行10分钟的免费电话问询。

发表评论

了解 罗厚员 博士(Ph.D.) | 注册健康/咨询/临床心理学家 (C. Psych.)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